金子美鈴詩選
譯者序

翻譯完六卷本的《金子美鈴全集》,不禁再次感慨:天才為什麼都如此悲劇!
多年前,早在仙台的東北大學任教時,記不清是出於一時的心血來潮,還是應諾了哪家報刊的約稿,翻譯過金子美鈴的五首小詩。當時心怦然一動,詩句的光芒一瞬在眼前閃爍。
對於詩人,不,應該說是詩人中的詩人,正值青春年華的二十五、六歲似乎是一道命運中難以逾越的門檻,很多詩人栽倒在這個年齡段,隨手就能列出一串名字。

李賀(791-817)二十六歲病故。
濟慈(1795-1821)二十六歲病故。
裴多菲(1823-1849)二十六歲戰死。
北村透谷(1868-1894)二十六歲自殺。
石川啄木(1886-1912)二十六歲病故。
金子美鈴(1903-1930)二十六歲自殺。
左川愛(1911-1936)二十五歲病故。
立原道造(1914-1939)二十五歲病故。
海子(1964-1989)二十五歲自殺。

但這個年齡段似乎又是詩人最能釋放自我、燃燒激情、思維最為活躍、讓想像飛翔的時期。撇開死亡的原因,如果把他們的英年早逝說成是響應了詩神繆斯的召喚,或許能緩和活著的我們的惋惜和悲傷吧。
金子美鈴就是這麽一位典型的悲劇人物。

 

一九○三年四月十一日,美鈴出生在山口縣長門市仙崎村七九○番地的一個普通日本家庭,原名金子照子(婚後為宮本照子),上有大她兩歲的哥哥金子堅助,下有小她兩歲的弟弟金子正祐,家族成員中還有奶奶金子梅,父親金子莊之助,母親金子道。比起父親,母親和奶奶是時常在美鈴的詩歌中登場的人物。父親在美鈴詩歌中的「缺席」,大概源於她對父親淡薄的記憶吧。美鈴兩歲時,生活在下關市內的姨父(母親的妹夫)上山松藏經營的「上山文英堂書店」已頗具規模,單是中國就先後在旅順、大連、青島和營口開了四家分店,父親為負責經營剛剛在中國營口市永世街開業的書店,遠赴中國。遺憾的是在翌年的一九○六年,也就是在美鈴三歲時,年僅三十一歲的父親突然客死他鄉,很長時間誤傳為被中國人殺害,其實後經考證核實是患急性腦溢血死亡。作為一家的頂樑柱,父親的死使美鈴的家庭結構隨之發生變化。美鈴四歲時,由於姨和姨父膝下無子,當然也存在姨父家有意為減輕美鈴母親家庭負擔的因素,把美鈴兩歲的弟弟收為養子,名字改為上山雅輔。
從美鈴的年譜和評傳來看,除了十八歲那年在九州大學附屬醫院照料住院的姨父一個半月,以及二十三歲結婚後的第二年去了一趟婆家——丈夫宮本啟喜的故鄉九州地區的熊本市之外,美鈴在自殺之前幾乎沒有遠離過自己的故鄉。十一歲時,還是小學生的美鈴就開始在書店幫忙整理圖書,估計她大量的閱讀經驗始於這一時期。十三歲小學畢業考入郡立大津女子學校,這一年五月,在每年只在這個時期出版一期的(筆者推測是跟哥哥和弟弟三人手工製作的極其簡易的文藝沙龍期刊)雜誌《棹》第三期發表處女作《雪》之後,直到十七歲從女子學校畢業,金子美鈴在這家雜誌上發表數次詩歌和短文作品。美鈴在考入郡立大津高等女子學校第二年的一九一八年,她的姨母上山藤死去。翌年即一九一九年,也就是在美鈴十六歲時,她的母親與姨父再婚。這時的金子家只剩下奶奶、哥哥和美鈴。
一九二三年,二十歲的美鈴在下關市內的上山文英堂書店的分店(據說當時下關市內就有四家分店)正式上班,閑暇之餘在「精神的王國(書店)」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從二十世紀二○年代前後日本對外來文學的接納(翻譯)狀況來看,美鈴毫無疑問受到了同時代的廬谷廬村、北原白秋、三木露風和被視為美鈴伯樂的西條八十等人創作的童話和童詩的影響。一九二二年創立「日本童話協會」和創刊《童話研究》的廬谷廬村一九二五年出版的《永遠的孩子安徒生》並翻譯了一系列安徒生的童話作品,西條八十翻譯了《世界童謠集》和英國詩人克裡斯蒂娜•羅塞蒂的詩作,兩人上述的譯作對美鈴影響最大,同時也很有可能是她汲取外來文學的主要資源。
美鈴雖然年少有為,但真正的詩歌創作卻開始於二十歲在書店上班以後,一九二三年六月,她初次使用金子美鈴這一筆名,向當時在日本頗具影響力的《童話》、《婦人俱樂部》、《婦人畫報》、《金星》商業雜誌投稿,這幾家雜誌均在當年的九月號發表了她的作品。作品發表後,美鈴被當時主持《童話》雜誌編輯工作的詩人西條八十盛讚為「年輕童謠詩人中的巨星」,該雜誌的讀者反饋欄裡美鈴也被讀者稱為「雲朵上的女神」,實際上美鈴也是西條發現的人才。之後直到美鈴自殺前一年的一九二九年,美鈴在雜誌上總共發表了九十首詩作。
一九二六年二月在姨父的撮合下,美鈴與書店店員宮本啟喜結婚,據說這一樁婚姻也有姨父將來讓美鈴夫婦繼承書店產業的個人打算。十一月十四日女兒房江出生。一九二七年夏天,美鈴曾背著繈褓中的女兒翻山越嶺來到下關車站,與前去九州演講在此轉車的詩人西條八十在站台上有過五分鐘的會面,西條八十曾在美鈴自殺後的紀念文章裡稱,見面五分鐘,跟美鈴的交談,遠遠沒有西條撫摸孩子頭的時間多。也就是在這一年,美鈴被到處尋花問柳的丈夫傳染上性病——梅毒,在與活躍於同時期的童謠詩人島田忠夫的通信中,美鈴曾流露出對丈夫的不滿,說他是「放蕩無頓(放蕩不羈)之人」。一九二八年底,美鈴被丈夫嚴格禁止創作和在紙上寫任何文字,再加上纏身的性病在當時沒有治療方法,美鈴在痛苦中陷入絕望。從一九二九年夏天到秋天,美鈴在病榻上把其創作的五百一十二首詩謄寫成三大本《美麗的小鎮》、《天空中的母親》、《寂寞的公主》,分成一式兩份,一份寄給了詩人西條八十,一份委托弟弟正祐保管,然後中止了寫作。一九三○年二月,美鈴與丈夫終於正式離婚,但在得知女兒的撫養權被丈夫強奪,美鈴內心極度絕望。三月九日,美鈴在附近的照相館為三歲的女兒留下一張照片,歸途還為母親和女兒買了她們愛吃的櫻葉餅,晚上照常不誤一邊為女兒洗澡,一邊為她唱童謠,在孩子睡下後,分別給姨父和母親、丈夫和弟弟正祐寫下三份遺書,然後把遺書和領取照片的收據置於枕邊,服用大量的安定劑(類似於現在的安眠藥),在她剛搬回不久的上山文英堂書店的二樓自殺,用死亡的形式抵抗強行奪走撫養權的丈夫。她在留給丈夫的遺書裡寫道:「如果你真的要把房江帶走的話,那就帶走吧。我想把房江養育成心靈豐富的孩子,就像母親養育我一樣,所以我想讓房江跟著母親長大,如果你仍不同意,那我也毫無辦法。你能給予房江的只是錢,而不是精神食糧。」而在寫給母親的遺書裡,在托付母親以後養育女兒和原諒自己先走一步的不幸時,寫道:「我的心也像今晚的月亮一樣平靜。」

 

美鈴自殺後,除了西條八十和島田忠夫等極少數熟悉她的童謠詩人寫過短文懷念她之外,去了另一個世界的美鈴幾乎被世人遺忘。她死後的若干年內,雖然有幾家出版社編選的童謠詩選裡選過她生前發表的幾首詩作,但幾乎沒有再引起人們的關注。時隔半個多世紀的一九八二年六月,對美鈴作品感懷至深和共鳴已久的童謠詩人矢崎節夫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輾轉十多年打聽到美鈴的胞弟上山雅輔(金子正祐)的存在,在取得聯繫後,矢崎借來了美鈴弟弟保存的三冊遺稿(美鈴的三冊手抄詩集),如獲至寶,拍案叫絕後,為詩集的出版四處奔走。矢崎相繼諮詢了多家出版社,都因沒有太大的市場效益而被否決,那時的矢崎曾打算自費出版,後來跟JULA出版社協商,在面向讀者預約徵訂達到三百冊時,出版社決定限數出版一千冊。一九八四年初,美鈴的三冊詩集共五百一十二首兒童詩終於以《金子美鈴全集》三卷本的形式出版。同年,她的兩首詩《漁業豐收》和《積雪》就被東京大學的高考試題採用。雖然離美鈴去世相隔了五十四年,但美鈴詩性的光芒並沒有因歲月的久遠而暗淡,也沒有因時代的不同而過時,反而穿透時間和時代的阻隔,閃亮在讀者眼前。美鈴全集出版後,很快在日本社會和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很多出版社紛紛要求出版她的選集。包括一版再版的全集,多種版本的選集,都成為那些年銷路最好的圖書,單是角川書店的文庫版《金子美鈴童謠集》,從一九九八年初版截止到二○一二年就已經重印了七十二次,我手頭上的這套定本精裝六卷文庫版《金子美鈴童謠全集》出版不到十年就已重印了五次。美鈴全集出版之後,在美鈴的故鄉山口縣長門市的鼎力支持和宣傳下,歷經十餘年,終於漸漸被更多的一般讀者所認知和接受,尤其是一九九六年〈我與小鳥與鈴鐺〉入選日本的小學課本之後,更是引起普遍關注,全國各地相繼成立美鈴粉絲會,報紙、雜誌、電視和廣播經常介紹和引用她的詩句,同時還拍成電影,改編成歌舞劇搬上舞台,寫入繪本和畫入漫畫,有幾十首詩先後被不同的作曲家譜成曲在孩子們之間傳唱。二○○三年四月十一日,在美鈴誕辰一百周年的這一天,長門市政府把美鈴出生在仙崎的故居改建成「金子美鈴紀念館」,至今參觀者已經突破百餘萬。

 

曾跟我同在大阪一所藝術大學教過書的漫畫家裡中滿智子在一篇紀念金子美鈴的文章裡稱:「有自己語言的人是幸福的,有自己視線的人生是充實的。」筆者對此深有同感。語言決定詩人的成敗,但語言又不僅僅是形而上和觀念上詞語枯燥無味的組合,它必須帶有詩人的體溫,體現出詩人的性情、思想和訴求,言為心聲,聲,某種意義上也是詩人的顏色,無論赤橙黃綠還是青藍紫白,無論色感深也好淺也罷,空靈而不空洞,流暢且又耐讀,有血有肉又意蘊深遠回味無窮。都必須讓讀者感悟出詩人的表現意圖,並讓讀者為之共鳴。有的詩人寫作很長時間甚至一生都不會形成自己的語感,而有的詩人一出手就很快找到和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語言感覺,美鈴就是很快形成自己獨特語感的詩人。視線既是詩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是詩人凝視世界的姿態,美鈴的絕大部分詩歌幾乎都是在還原她童年和孩子時代的記憶,以兒童的眼光和孩子的口吻以物言人,將事物的特徵賦予無限的童趣,在形象鮮明和優美明朗的意境背後,又飽含著回味不盡難以言表的餘韻。
她的詩歌特點我大致歸結為以下幾點:

1、平易、淳樸、自然的詩歌語言與想像力的有機結合。
2、意象、直覺和感受性的和諧統一。
3、生動活潑的口語,鮮明獨特的節奏感。
4、構思新奇,詩情飽滿,詞語閃電轉換帶來意外性。
5、純真、浪漫、細膩的視點建立在豐富的心靈之上。
6、對擬人法、疑問法、摹聲法、覆沓、比喻、假設的妙用。

美鈴雖然沒有生在富人家庭,但生活上的不寬裕反而賦予了她智慧豐饒純潔的心。生於斯長於斯的海邊鄉村是美鈴感受性形成的核心,也是她的靈感之源和詩歌的出發點。我在谷歌地圖上搜索了一下她的故鄉——仙崎的地理位置,跟矢崎節夫在評傳裡描述的基本一致。仙崎地處山口縣萩市和下關市之間,毗鄰日本海,東連仙崎灣,西接深川灣,南靠綿延起伏的山脈,北面被青海島環抱,是面積不大的小三角洲,據說在古代就是出名的捕魚捕鯨的小鎮。美鈴詩歌中頻繁登場的魚蝦、船帆、水手、海島、港口、波浪、海面、海灘、航標燈、礁石等等都是她自幼看著長大的風景,而野花野草、樹林果實、田間小路、神社神轎、大街小巷、花店商店、馬車汽車、太陽月亮、蟲鳴鳥叫、藍天白雲、清晨黃昏、風雪雨雷等等又都是她身處其中的自然和事物,一旦呈現在她的筆下,都會因她點石成金的魔法變成鮮活生動的詩篇。日本已故詩人島田陽子曾在短文裡稱:「大海和天空是美鈴最神聖的場所」。美鈴的心中確實容納著天空和大海,其實對天空和大海的情有獨鐘也是源於她的真實感受。她有很多詩篇都帶有很大的寫實性和速寫性,她似乎很擅長捕捉因觸景生情而產生的瞬間感覺,也很擅長去表現生命體驗和記憶中的某個剎那、某段往事、某次觸動、某次夢境、某次傷感,或哀婉或歡愉或孤獨或希望或氣餒等等,美鈴都會帶著乾凈無暇、純粹透明的童真超越公式化了的語言去表達,她是內心擁有巨大無邊的愛的宇宙的天才!美鈴幾乎是在孤獨中長大的,世界萬物在她的孤獨中物換星移、季節交替、晝夜更新,呈現在她的眼前,孤獨是美鈴詩歌的另一種聲音,或許恰恰是這種淡淡的孤獨感滋潤著她的感性,豐富著她的想像力和心靈。

毋庸置疑,真正的天才具有抗拒時間的力量。
當然,也具有解釋靈魂的力量。
只要天空存在,就會有飄動的雲朵;只要大海存在,就會有濤聲喧囂;只要有大地,就會有野草和樹木叢生。只要地球存在,生物就會生生不息,繁衍不止。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與自然萬物共生共存的同時,也在主導著人類文明。天才作為人類中稀有的存在,在為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作出貢獻的同時,其實更多的在支配著人類的精神層面,詩人、作曲家、畫家或許是其中的佼佼者。
金子美鈴是一個奇蹟。沉默、埋沒、銷聲匿跡半個多世紀,被重新發掘後,仍然為百年後的讀者和時代帶來感動和震撼,這當然取決於美鈴天才般的創造力。真正的天才不會被時間壓垮,他們只會隨著時光的推移,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即使從1882年日本萌發現代詩的《新體詩抄》算起,在日本近140年的現代詩歌史中,金子美鈴的存在仍然是一個奇蹟,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她的詩被重新發掘後,已經不斷地被日語之外的很多語種所接納,即使被翻譯成其他語言,她的詩同樣為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讀者帶來慰藉和驚喜。
翻譯是一種文化,也是一座文化的橋梁。
現代日語作為膠著性的二重覆線型語言,它的很多語言特點為翻譯帶來難度。大致特點為:

1、雜交的語言性格,由和(日)語、俗語、漢語和翻譯語構成。
2、表記文字的多樣性: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
3、主語省略,詞形變化,尤其是動詞時態變化的豐富性。
4、靠助詞和助動詞的黏著支配單詞在句子中的角色和意義。
5、曖昧性、情緒化、開放性維系在主(補語)—賓語—謂語的語法秩序上。

翻譯作為一門年輕的學問,不少主張和觀點至今仍爭論不休,各執一詞。實際上翻譯很難形成共識性的定論,孰優孰劣取決於時間和讀者。但有一點大家似乎達成了默契,那就是翻譯的忠實性,這一點應該稱為翻譯最基本的倫理框架。隋朝名僧彥琮曾為翻譯提出過「十條八備」,唐代玄奘也提出過「既須求真,又須喻俗」,這是他們翻譯佛經的心得。近代的莎弗萊為譯者提出過三個條件、本雅明「機械的複製」、克羅齊的「翻譯即創作」、嚴覆的「信達雅」、魯迅的「寧信而不順」、林語堂為譯者提出的三個標準和三種責任,等等,基本上都是把忠實性放在首要考慮的。翻譯過程中,機械的教條的硬譯確實值得警惕,但盲目性的無政府主義式的亂譯也不可取。在遵循一定的翻譯倫理框架內,因語言性格和文化習慣的不同,適當做一些靈活調整一直是我所強調的。可是,即使是這麼一個觀點,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仍時時給我帶來困惑。
跟漢語相比,日語中的口語和書面語有明確的界限,而日語中豐富多變的擬聲詞又是漢語很難承載的,美鈴的詩歌中恰恰就使用了很多形象鮮明生動的擬聲詞,雖然在翻譯時想盡最大努力原汁原味地在自己的母語中置換出原作的語感和文學氣氛,但有時仍力不從心。
感謝美鈴,是她清新、明朗、純粹的詩歌文本讓我在教學之餘把一切置之度外,起早貪黑地傾聽她在每首詩中的傾訴,感受她每首詩的脈動。翻譯的四個多月如彈指一揮間,成為我最難忘的幸福時光。那段時間裡我如同著了魔,被她詩歌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忘我投入地向前奔跑,讓我看到和聽見她詩歌中的國王和公主,海底龍宮的舞女和殿堂,天涯海角的回聲,星星的眼睛月亮的微笑,風的呢喃雨的歌唱,鑼鼓喧天的廟會場景……讓我如詩魂附體一樣地跟著她的詩歌一起感傷、一起孤獨、一起調皮、一起哭笑、一起捉迷藏。
美鈴全集譯完後,我的學生、博士生劉沐晹校閱了全部譯稿,並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在此也要感謝她。六卷中的其中一卷裡的部分作品,曾作為教材在翻譯課堂上使用過,常常想起畢業回國的兩位碩士生裴文慧和陳穎同學,與她們在課堂上討論翻譯的場景歷歷在目。
如果能活到今天,就已經一百一十五歲了。金子美鈴並沒有遠離我們,她只是在跟我們捉迷藏,藏在了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或許她就是雲朵上的女神,我們雖然看不見她的身影,但仍然能夠強烈感受到她的存在!

二○一八年二月十三日 寫於日本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