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昌醫師喜歡為歷史翻案,一本《福爾摩沙三族記》,寫活了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精彩故事,在陳醫師筆下,台灣不再是個悒鬱、悲情的所在,那時還很年輕的福爾摩沙一出場,就活躍於世界史,而且是世界史的要角。
陳耀昌在晨星曉月陪伴下,寫出這些曾被後代政權刻意壓抑、後人無心遺忘的史詩篇章,矢志要「為台灣留下歷史,為歷史記下台灣」。
如果《福爾摩沙三族記》是搶救我們遺忘的歷史,那麼,這本《島嶼DNA》,講的同樣是台灣的故事,但我們茫然不知,因為這些是深埋在我們血液中、暗藏在我們的基因密碼中的古老故事。
就像陳耀昌最佩服的作家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本是醫學院教授,二十歲就「平行」發展出第二個研究生涯,研究南島文化,到五十多歲又發展出環境歷史的第三種研究領域。
同樣的,陳耀昌醫師也「平行」發展出不少研究興趣,台灣史當然是其一,即使是醫學本科,陳耀昌也能悠遊越界,從醫學橫跨到人類學,再輔以歷史,一個立體的世界就此卓然成形。
〈幽門桿菌啟示錄〉中提到,幽門桿菌的發現,本身就是個醫學上有趣的故事,一直到一九七九年,兩位澳洲科學家才發現,消化性潰瘍是幽門螺旋桿菌造成的,會在家族間傳染,這是一大顛覆 ,原來,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傳染病,和生活形態,或緊張過勞都沒有關係。
這些我們大都知道了,我們不清楚的是,幽門桿菌造就了「細菌人類學」。因為,六萬年前,人類在走出非洲之前就已感染幽門桿菌,兩者幾乎是相依為命的好朋友,一起遷徙,一面變異,因此人類如何地理分布,幽門桿菌也跟著如何地理分布。
〈東方有佳人 遺世而獨立〉就鋪陳出,我們的原住民老祖宗從非洲出走後的大遷徙路線。人類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往北向歐洲遷徙 ,另一支則向中亞移動,進入黃河流域,最後這些帶有東亞型幽門桿菌的古早人類向東南遷移到了台灣,成為第一批到達台灣的人類。台灣以東,是大海洋,已無陸地路線可以遷徙,於是這些人類定居下來,成為台灣十六族原住民的共同祖先,而台灣也成為東非人類地球大遷徙的陸地終點站。
上述是他自別人的研究延伸融合而來,更可貴的則是他的原創觀點,例如鼻咽癌密碼。
原住民身世解謎,同樣的,閩南人也不只是「居住福建南部」的南方漢人,〈鼻咽癌密碼〉中提到,全世界八○%的鼻咽癌病人集中在廣東、福建、廣西及台灣,陳耀昌的推論是,這些都是當年的「百越」之地,二千三百年來,百越民族雖然被漢化而消失了,從風俗、相貌、姓氏都看不出來,但是卻留下了一種全世界其他民族都沒有的疾病,那就是鼻咽癌。
陳耀昌認為,鼻咽癌是百越民族的密碼,如果此說成立,台灣人的鼻咽癌現象,顯示了台灣人的「唐山公」,除了漢族血統,竟然還背負著已經消失的百越血緣。
更奇妙的是,越南當年也是所謂的百越之南,當現在至少一成五的台灣之子,他們的母親來自越南時,我們又在另一個時空,碰到另一群背負著百越血統的人。
陳醫師專攻血液學,選擇骨髓移植作為終生事業,並完成台灣首例骨髓移植。此一專業領域讓他注意到〈台灣人的荷蘭基因〉。一九九五年左右,日本的骨髓登錄庫才募集了差不多六萬人,就有七成五的日本人可在耳中找到HLA(人類白血球抗原)相符合者。相較之下,台灣那時骨髓登錄庫已經將近十萬人,但只有六成台灣人可以找到HLA相符的捐髓者。陳耀昌形容,台灣人的血統真的很「混」。
有趣的是,陳耀昌從醫師專業注意到台灣人種血緣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最終還是回歸台灣史,「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孤立封閉的台灣其實只是想像,血液說明了我們不知道的台灣多元故事,《福爾摩沙三族記》也許就是在此視角下誕生。
從疾病看歷史,從一個細胞也可以了解到社會、甚至哲理。老年人得淋巴癌,總可以和平共存一段時間,這是因為成熟的淋巴細胞死得太慢,〈蘋果掉下來〉指出,這是人類的「凋亡基因」因突變而失去調控功能,這群「老而不死」的細胞愈積愈多,就成為癌症。而「凋亡基因」的原文 apoptosis,apo 是 apple(蘋果)之意; ptosis 則是掉下來(falling); apoptosis 正是「蘋果熟了,就掉下來」。
陳耀昌除了讚嘆生物體之神奇,神奇到會在自己的細胞內安裝「自殺基因」,他的體悟是,蘋果熟了,就掉下來。那麼,人老了,就非凋亡不可,這是大自然鐵律。但反觀現代科技,似乎正逆向而行。
也許,這正是陳耀昌的老派人文醫師風範,雖是研究幹細胞治療的先行者,但「幹細胞」系列所收集的專欄,每一篇念玆在玆的就是新科技的倫理命題,也是少數點出幹細胞在臨床應用有罩門,對社會現況不一定正面的迷思。這些保留意見,在以商業利益導向的一片叫好聲中,成了關鍵的「minority report」。
〈超人時代的生技魅影〉正是憂心,生醫科技已可以讓人變成超人,偏偏生醫科技專家往往人文素養相對不足,這些也許是電影的最佳素材,但終有一天會造就人類的悲劇,陳耀昌力倡ELSI﹕任何先進科技計畫須有三至五%預算用於談新科技對倫理(Ethical)、法律(Legal)與社會(Social)之影響(Impacts)。
好一個老派人文醫師,這本書誠如陳耀昌所言,是對自己半生的交代;對讀者而言,則是一次閱讀的享受,就讓這位老派醫師不帶偏見的、帶領我們進入另一個台灣世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