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八月號:陳映真

定價 : $160
年輪

「其實,不是我不說。整個世界,全變了。說那些過去的事,有誰聽,有幾個人聽得懂哩?」
一九八七年,陳映真的〈趙南棟〉。這段話置於今日,似乎更妥貼了。昔時已遠,生命不知何故輕盈得近乎淺薄,整個世界,全變了。從生活方式到意識形態,我不知道別人,至少就我而言,沉重的歷史感一日日稀薄淡化,遠的學生時代急於體會認同的中國歷史,近的陸續透過媒體、書本填補的如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都不再作用於身上,那是過去的事,屬於苦難一代的長輩。

記得早年讀《山路》,毫無準備地讀著,隱隱約約感受其中的苦難悲痛,卻總覺得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次整理陳映真先生演講,再回頭讀〈鈴璫花〉、〈山路〉諸篇,才發現問題癥結:原來是背後的龐大歷史基底,是的,小說藝術背後,有一龐然歷史社會甚至經濟政治背景,是年輕貧薄無知的我所無(甚至至今仍無……),不得其門而入,那是我們思想教育付之闕如的左翼思維,那是一度被刻意凐埋的歷史缺口,此種種,讓讀他的小說除了用心還得知識背景。

時代走得好快,我不知道比我更年輕一代,知識底層被灌注了哪些東西,他們更關心什麼,當我們慨歎文學勢弱,無私捨己的理想精神不再,這些「過去的事」,有幾人能懂想懂?

陳映真先生一代人,儼然一株株枝繁葉茂大樹,歲月所經歷的,在他們粗大枝幹上留下一圈圈刻痕,彷彿樹木透過年輪記錄生命,一年又一年記載了水土的豐足或貧乏,記載了一年的傷痕與血淚,他們從苦難中走過來,生命的年輪也因此分外曲折、繁複而深刻。他積極介入社會對抗強權為其所堅信之理念奮鬥抗爭的熱情與勇氣,始終是後世的典範。他所承載的是一整個時代的火焰,近作兩篇裡,他溫柔卻強大的火光,仍兀自閃耀。


轉眼《印刻文學生活誌》也即將留下第一圈年輪,出刊期數自一而十二,一個週期,一次迴旋,我們用十二本雜誌畫下了第一道年輪。這些日子來,持續增加的訂戶,始終耀眼的書店零售,還有友朋間傳來關於閱讀《印刻》的種種傳奇,都讓我們感到吾道不孤,也成為我們精益求精的動力。在此,期許未來有更多秀異創作者加入我們的行列,也盼望能不斷開創新局。

本期「理想的國度」邀約宋澤萊、李敏勇、朱天心、黃錦樹四位名家發言,不同的理想,不同的對於理想國度的指標。「國際文壇」介紹奈及利亞出生的小說家班•歐克里代表作《飢餓之路》,史詩手筆,劇力萬鈞;「映像館」則為當前中國電影界兩大巨匠張藝謀、陳凱歌進行超級比一比,相信對理解兩者的電影藝術有所裨益;「八月小說」是蔡逸君〈多出來的人〉,離開編輯台回到小說家崗位後,他的作品依然充滿著想像與另類思辨。至於原定刊出之張愛玲劇作,由於稿擠,將另擇期刊出,請讀者見諒。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 印刻文學生活誌
書系編號 : 12/創刊拾貳號 頁  數 : 240頁
圖書規格 : 21x28cm 出版日期 : 2004年8月
重  量 : 平裝/黑白+彩色 成陽書號 : MIN012

目錄
  12 第十二期(八月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