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15•五月號:張國立──自沉默的年代 繼承故事與祕密

定價 : $199
【編輯室報告】繼承者們 /副總編輯丁名慶

讀張國立的小說,總是非常開心。並不僅因為他本人和小說裡從來不缺的幽默感,而是他總那麼理直氣壯站在想像那一邊,細細捏塑真實人事物,且不忘在緊要處提出質疑。他安然自若地跨越、萃取、挪用各種題材與類型元素,譬如歷史、軍事、推理、愛情……如畫卷般展開敘事同時,也勤於思索和實踐「更小說的」精神內質,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設計問題但不預設答案,講究戲劇性時機更琢磨故事舞台的世界觀。讀著讀著,幾乎可以感知這個調皮溫暖也藏點彆扭(或悶騷)的傾聽者、說書人,非常樂在其中,像引導讀者進入一趟趟不思議但不違情理的傳奇旅程或冒險,導遊做足功課還更愛鬼扯,彷彿斯芬克斯設謎成性,非如此便無法探觸、層層開啟所守護的時光神殿裡命運諭示與不可說的祕密。

製作這期專輯初期,正逢清明連假,多年慣例得上山看看老爹的骨灰罈(其實僅能見到隔板小門上幾個燙金字),最初幾年還敘些生活工作的近況,讓幼女依指示複誦問候從未謀面的祖父,但常常幾句話就交代完大半年光陰,像從前他還在我們身邊時的關係,若非避重就輕就是儘拿些笨拙答問互相攻防,無從獲取任何故事也離彼此的過去當下未來人生更遠。父親也不曾多提自己父親母親的事,與母親的初識,像是打定主意把青春過早地收納起來不再對誰展現,彷彿這樣可以更接近他想在下一代眼中呈現的形象嗎:是個成熟、世故且可以撐住一家子的大人了,且無有祕密,坦蕩蕩於天地間。但真的可以這麼輕易、獨吞暗傷與舊愛地,把走過的時代割裂,變成另一個全新的人?

讀完《戰爭之外》這部長篇新作,感激的心情或更甚於閱讀過程的緊湊愉悅(但那明明是非常悲傷複雜的故事哪),並再度喚回擱下許久的疑問:父親留下什麼精神性的遺產給我們繼承呢──有什麼是近於家風,或似張國立於小說裡創造的「不存在的父親」那般曲折地訓子與酸言苛語後頭的,半生流離之餘才確證的價值觀?

在完整的小說最後,以及本期節錄刊出部分的末段,「巧合」地均以「繼承」作為關鍵詞,宛如帶著一種類似乾杯手勢的默契,一飲而盡在遙遠昔往所有遭橫奪或逐日杳逝的,無力挽回也須慷慨拋捨的,不曾擁有和更多錯過的,成敗是非皆不由人分說的,種種關於繼承(乃至於「無以為繼」之感的繼承)的神奇引力與困難,也揭示面對意外人生的豁達態度。

當每一期編製工作臨近告一段落,我就會特別感覺,譬如甫獲金鼎獎的陳芳明,或朱天心、唐諾、駱以軍與董啟章的專欄,因篇幅稍長,也繫於所關注,文中記憶細節血肉豐沛、悠長緩慢流動時間或者凝止的已逝某刻,牽動的情思、抱負,正是作家們著迷、繼承也轉贈予讀者我輩的事物自身;那些漫漫歲月,必然遙遙呼應三月末才故世的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默俳句詩通向的巨大謎題,和詩人陳育虹新譯介的艾特伍諸詩作;或也化形為本期甘耀明與賀淑芳小說中顯跡之鬼,匿蹤的神仙/幽靈。

張國立屢屢於多部小說集自序裡提及(足證一以貫之):一是人生即如小說;二是想念、渴望親炙那些活生生的人們,並且也真的這麼做了;三是寫作時必然會尋找主題曲──前陣子剛好聽聞香港重播一九九二年熱門港劇《大時代》,所以就決定是譚詠麟的〈我的生命我的愛〉和鄭少秋〈歲月無情〉來作閱讀背景啦──下次遇見小說家,或許正可問問,他自己這回的主題曲是哪首歌呢?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
書系編號 : 141/第拾壹卷第玖期 頁  數 : 200頁
圖書規格 : 平裝.黑白+彩色.21x28cm 出版日期 : 2015年05月
成陽書號 : 3070000141(ISSN:1728929-7)

目錄
  第拾壹卷第玖期(2015年05月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