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與創新者——林宜敬的怪奇求學與創業生涯
【自序】

自序

其實這本書的出版,應該算是一場意外。雖然我的母親嶺月是個有名的作家,而我最要好的朋友羅葉也是個有名的詩人,但我從小就討厭寫作文,從小就覺得寫作這件事跟我無關。因為我的志向明確,我想要成為一個科學家,而不是一個文學家;我喜歡寫程式,但是不喜歡寫作文。而雖然我的好朋友們大半是書生,但是我非常喜歡運動,所以我總是跟他們說,他們是文青,而我是武青。

在我讀高中、大學的時候,羅葉經常來我家找我,他會跟我的母親聊文學、聊寫作,他們說他們是文友,而我經常插不上話,讓我覺得被他們兩人排擠。

有一次,我在學校跟羅葉吵架,吵得還蠻嚴重的。但是當我放學回到家裡的時候,赫然發現羅葉就坐在我家客廳的沙發上。

我問羅葉:「我們不是在吵架嗎?你怎麼又來找我?」

羅葉回我說:「我不是來找你。我來找你媽媽,不行喔?」

當場弄得我哭笑不得。

後來我的母親在一九九八年過世了,羅葉也在二○一○年過世了。我非常地傷心,分別寫了文章紀念他們,而其中紀念羅葉的那篇文章不但被登在文學雜誌上,而且還受到了不少好評。於是我開始懷疑,也許我也能寫。又或者,我已經被羅葉附身了?

然後過了幾年,我開的軟體公司營運逐步上了軌道,我聽從一些創業前輩們的建議,每天都早早地到辦公室去,交代各部門的主管當天要做的事情,然後等到每天傍晚的時候,再去問部門的主管們是否已經完成了當天要做的工作。

而在中間的那段時間,我就盡量躲在我的辦公室裡,不要出來打擾員工。因為有能力的員工在工作的時候,不會喜歡老闆在旁邊探頭探腦的。而也只有放手讓各個部門的主管們做事,他們才能不斷地成長。

我白天躲在我的辦公室裡,悶得發慌,但是又不放心走遠。我怕幹部們臨時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找不到我,於是就開始在臉書上寫文章,寫一些我從小到大經歷過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

然後寫著寫著,居然有不少朋友說,他們喜歡我說故事的方式,然後居然有網路媒體轉載我的文章,然後居然有幾萬人在追蹤我的臉書,然後居然有出版社要把我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

我很確定,我一定是被羅葉附身了。

所以這本書的出版,完全是一場意外,完全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之內。不過話又說回來,就如同我在這本書當中所寫的那些故事一樣,生命總是充滿驚奇。我這輩子遇到的一些怪事,好像也都不在我的人生規劃之內,不是嗎?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