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與創新者——林宜敬的怪奇求學與創業生涯
【推薦序】猶勝包可華的林宜敬── 陳怡樺陳耀昌﹙作家、醫師﹚

推薦序

猶勝包可華的林宜敬

陳耀昌﹙作家、醫師﹚

 

林宜敬先生是近來崛起的網紅作家,因為他有五大特異功能。

(1) 再嚴肅的議題,到他筆下,都會讓你邊看邊笑,不論老中青讀者,在快樂中相信他的結論。

(2) 再複雜的問題,經過他的邏輯推演,逐條分析,都會變得「有條有理」。不是「有金條就有道理」,是「每一條都有道理」,於是拜服他的結論。

(3) 他唸的是最代表二十一世紀新潮的資訊工程,又是常春藤布朗大學博士,英文之好,不在話下。他還喜歡閱讀英文「雜書」,所以能在文章中旁徵博引許多冷門知識,老中青讀者唸他的文章,會覺得自己「人文修養」的火候不知不覺中增添了三分。

(4) 他本身是國際電子公司高幹,事業遍及中、日、韓。程式專家又具全球實戰經驗,自比蛋頭學者高明百倍。老中青讀者看了,恍如自己也走在時代先端。

(5) 他少年得志,是人生勝利組,於是未免有些臭屁,例如「我們就這樣匆匆忙忙賺了幾億美金」。但人家確實有本錢臭屁,又臭屁得恰到好處,讓讀者可以見賢思齊,特別是可以激起青少年讀者的狂燄志氣,「有為者亦若是」!

正事談完了,來談些八卦。宜敬是名門世家,史料豐富,其實是「台灣老家族故事」,不是八卦。

宜敬有阿拉伯人血統,來自他的母系鹿港丁家。我在《島嶼DNA》中說過,台灣台西姓丁的,都是泉州來的阿拉伯人,本來叫做「阿拉丁」。宜敬的母系「鹿港丁進士家族」更是赫赫有名,可以追溯到元朝某大官,子孫也很爭氣。一八八○年,丁家的丁壽泉中了進士。丁壽泉就是宜敬先生媽媽的曾祖父。

我認為宜敬的兩道濃黑劍眉,就是來自他的阿拉伯DNA;可能他的體育天賦,也與他的阿拉伯血緣有關。丁家在最近幾十年,依然人才輩出,縱橫商界、影藝界,甚至醫界。我在《島之曦》文後的「時代圖集」第四四一頁,有一位丁瑞魚醫師的照片,書中也提到丁醫師的壯舉。

丁瑞魚醫師是林宜敬外祖父的哥哥,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一九二四年畢業生。更重要的,丁醫師是「文化協會」的要角。一九二三年有名的「治警事件」,林獻堂的秘書葉榮鐘躲過日本警察的監視,騎腳踏車發了一個電報到台北給丁瑞魚。丁瑞魚那時還是醫學生,他英勇過人,冒險將這個消息輾轉傳到日本。於是日本的自由派人士得以在內地聲援台灣的文化協會民主人士。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尾巴。台大醫學院人文館有一張照片,標題是「參與文化協會的醫學校畢業生」,把「丁瑞魚」寫成「丁瑞雨」。我因為在《島之曦》中寫丁學長的故事,發現這個錯誤。台大景福校友會迅速更正了。

林宜敬還告訴我一個「經典到有些陳腐的鹿港愛情故事」,我就原文抄錄在這裡好了。

我媽媽的曾祖父丁壽泉是清朝光緒六年的進士,現在鹿港的著名觀光景點「丁進士宅」就是我媽媽他們家。丁進士生了一個兒子,從小送到彰化北斗一位林老師家的私塾上課,後來順利考上了秀才,成了丁秀才。

故老相傳,丁秀才金榜題名的那一天,他坐上了轎子,眾人抬著他在北斗鎮上遊街慶祝,最後把他抬到了林老師家裡,讓丁秀才跪在地上向林老師磕頭行謝師禮。

就在這時候,林老師的閨女從簾幕後面看到了正在磕頭的丁秀才,覺得丁秀才儀表非凡,心中暗暗喜歡,從此飯不思茶不飲,得了相思病。林老師跟他的太太察覺有異,幾次詢問閨女,閨女卻總是不說。

後來林小姐的丫鬟跟小姐說:「這件事情妳不敢說,我去跟老爺和夫人說吧,但是做這件事情的風險很高,萬一老爺跟夫人不高興,說不定會把我打死。所以妳必須答應我,如果事情成了,我要一起嫁過去,當個姨太太,而不再是丫鬟。」

小姐答應了,丫鬟真的去跟老爺和夫人說了,結果林老爺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十分的高興又好笑,說:「這事情還不簡單,我去跟丁家講一下就好了。」

於是丁秀才真的跟林小姐結婚了,林小姐也信守承諾,帶著丫鬟一起嫁過去,丫鬟成了姨太太。

當然,丁秀才就是我的外曾祖父,林小姐就是我的外曾祖母。

以上是宜敬母系的故事。

宜敬父系,也是台灣中部地區名門。宜敬曾經給我看一本最原版的葉榮鐘著作的《台灣民族運動史》,內頁還有葉榮鐘先生的親筆及蓋章題字。

 

林惟堯先生指正

葉榮鐘 敬贈

一九七一.一二.七

 

林惟堯老先生不久之前九十三歲過世。一九七一年,五十一年前,林老先生四十二歲。葉榮鐘先生則是一九○○∼一九七八年,故與林惟堯先生算得上是忘年交。

這本《台灣民族運動史》(而且是簽名書),現在價值連城,是博物館級收藏品,因為這是葉榮鐘先生晚年「述史之志」的作品(若林正丈教授語)。但是,如果我們google「葉榮鐘」,在他的作品中,沒有列出這本《台灣民族運動史》。如果我們上網購買《台灣民族運動史》,則會看到五個作者,依順序是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

這個由葉榮鐘執筆,後來卻變成五人合述,第一作者是蔡培火,「葉榮鐘」反而敬陪末座的過程,已成公案。總之,最後導致當年林獻堂兩位大將葉榮鐘與蔡培火之絕交。所以葉榮鐘送給林宜敬父親這本《台灣民族運動史》的原型(prototype)簽名書,特別珍貴,是考證內情的寶貴資料。

總之,宜敬就是如此好命。父母雙方都是書香世家,本人則是電子新貴,兼又長相俊拔,頭腦清晰,性格風趣,文字別具風格。印刻眼明手快,馬上邀請他寫專欄,火速集結出版。我覺得「林宜敬專欄」猶勝「包可華專欄」,因為包可華只會談政治,比不上林宜敬有五大特異功能!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