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
【推薦序】

〈台灣影視國家隊成形中〉

●文化部部長  李永得

隨著日新月異的影視音及網路技術,影視內容的開發製作已然成為全新的兵家必爭之地,甚至演變成各國文化話語權的競爭。因此,打造本土原生的影視內容已經成為台灣國家級的政策。

2017年,蔡英文總統全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文化部開始透過「超高畫質電視內容升級前瞻計畫」,攜手公廣集團、集合業界群力,組織台灣影視產業各界的能手,開發我國原生內容發展IP。迄今已產出如《火神的眼淚》、《四樓的天堂》、《斯卡羅》、《我們與惡的距離》、《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俗女養成記》、《天橋上的魔術師》、《忘川》與《茶金》等電視劇,廣受各界好評,同時榮獲國內、外多項大獎肯定,也受到Netflix、HBO Asia、CATCHPLAY等國內外影音串流平台的青睞,進一步促成國際合作或購買播映版權,開闢了多元行銷推廣通路,讓台灣文化登上國際舞台。

前瞻計畫為台灣影視內容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這還不夠。2021年金鐘獎典禮上,曹瑞原導演在台上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一定要讓願意留下來為台灣打拚的人看見希望。」這一句話深深地刻在我心底,蔡英文總統也對曹導演的話做出回應,指示文化部加強努力打造影視國家隊,支持台灣影視內容產業。

因此,我們規劃從加強資金投入、拓展國際市場及人才培育等面向切入,整合既有的各項輔導金、補助方案及國發基金的投資等,期待解決台灣影視內容資金長期不足的問題;並加強人才與世界影視發展的交流接軌,從劇本題材的開發、製作成本的財務控管到開拍殺青後的行銷規劃,每一個製作階段的環節,都有妥善的專業人才培訓;讓留在台灣的人才不孤單,更讓台灣朝向世界華語文影劇中心的目標持續邁進。

台灣影視內容產業近年來的發展,就跟台劇本身一樣精采。在《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這本書裡面,就記錄了台灣影視人才及台劇發展背後的故事,包含剖析台劇登上國際串流平台、串聯產業的重要環節;呈現影視幕後造型美術、場景質感、爆破特技的工作甘苦;探討視覺與聲光效果之產製流程,解析全球科技驅動五感體驗的未來;並研析政府與民間如何合作,讓台灣文化與國際接軌等精采內容。

如果你是一位台劇影迷,那你一定得閱讀這本書,它將讓你對台灣的影視產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所有留在台灣「做台劇的人」,因為你們的付出,台灣影視內容產業已蒸蒸日上,文化部將全力支持台劇,繼續與大家共同打拚,共組台灣影視國家隊,讓世界看見台灣多元優秀的影視作品。

 

﹊﹊﹊﹊﹊﹊﹊﹊﹊﹊﹊﹊﹊﹊﹊﹊﹊﹊﹊﹊﹊﹊﹊﹊﹊﹊﹊﹊﹊

〈我愛做寫字的人〉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 藍祖蔚

我在媒體同業還時興「比報」的20世紀翻滾成長。

1980年代做了電影記者,習慣天一亮就衝到信箱拿報紙,快速瀏覽三大報(聯合、中時、民生)重點,隨後若能倒頭補眠,就意味又攻克一城,否則就是漏了新聞,得趕快翻身上馬,在主管來電叨唸前,已有對策,不管是迎頭趕上或者另有更大獨家。我一直相信「比報」就是惕勵記者精進,發覺不足,不容自滿的必要修行。

來到21世紀的第三個10年,「比報」早已褪了流行,一方面是網媒興起,看報的人少了,報紙影響力小了,紙媒陸續退場轉型 ; 另一方面是數位時代強調即時,又有便捷的複製貼上功能,改寫拼貼縱使道德有虧,媒體高層卻不再引以為恥,甚至變相鼓勵,獨家優勢撐不過三分鐘。「比報」鞭策記者的羞恥心,責任感頓成明日黃花。

然而,中央社《文化+》雙週報依舊是我在《自由時報》主編「文化週報」時期必定比報的對象。因為我們同樣聚焦文化議題,浪頭上不盡衝快比新,在意的卻是同一事件的視野誰更寬廣?誰的鑽研更深入?為什麼想不到這個人?這個點?

2017年6月文化部派劉克襄接任中央社董事長,我則忝附驥尾出任董事。隨即接到他電話致意。基於專業本位,基於「文化週報」即將登場,於是期勉加強文化新聞,彼此桴鼓呼應,他立時就在電話中分享了文化新聞藍圖。半年後,張瑞昌社長規畫帶領的《文化+》雙週報正式上線,我也再次恢復「比報」舊業:有時笑看輕舟渡重山,有時愕然坐歎馬蹄揚。

我相信中央社亦是基於比報心得,在2022年推出集結《文化+》雙週報專文的專冊《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主要是台劇復興確為近三年電視產業澎湃新潮,平台通路大開,各方資金湧進,好戲連台,人才活絡,高舉新台劇大旗,除了唱和浪頭風騷,更能凸顯敏銳嗅覺。

更重要的是本書所收專文有極大比例是多數媒體忽略的幕後主力,例如《誰是被害者》的特效化妝指導儲榢逸、《茶金》美術設計尤稚儀、美術指導賴勇坤以及甫獲金馬獎肯定的質感師陳新發…我自信不是圈外人,然而這批菁英我卻都擦肩而過,沒能逐一細訪他們的工法與心路,反而是《文化+》團隊逐一補齊了我的盲漏,把光照進幕後,帶出不為人知卻攸關作品魅力的獨到心法,是記錄亦是傳承,點點滴滴都累積了耐人細看又重看的能量。在多數新聞報導或因太過輕薄抑或膚淺淡拙,都已難逃閱後即拋宿命的慘淡現實下,若非基於自信,又自傲於文章擲地有聲,《做戲的人──新台劇 在路上》如何能逆勢成書上市。

最後,請容我引用書中受訪者陳新發的一句話向《文化+》團隊致意:「什麼是專業,就是一輩子努力做同一件事並達到高峰,不專精,看起來就是廉價的東西。」在多數媒體面對文化議題,縱使想做也不知從何做起的窒悶時刻,中央社持續關注文化,有膽識、肯投資;有方向、願深耕,從動念到執行都直如荒漠甘泉。珍惜這塊園地,探訪菁英、勤力筆耕,其實是記者人生千金難買的幸福,因為你們用鍵盤寫下的一字一句,都已經是當代台灣文化史的靈光見證。

《做戲的人》應該只是第一步,我期待中央社日後能有更多的文化議題選集上市。別忘了《文化+》入選2021年卓越新聞獎藝術與文化新聞類的「台灣影像浮生錄」,就因為別出心裁從傳記小說、歷史傷痛和青春叛逆三個面向,帶出鄧南光、莊靈和黃子明三代攝影師的光影人生,贏得評審高聲讚譽,相信這類報導日後也非常適合冠上諸如《做夢的人》、《做書的人》抑或《做樂的人》之名以紙本上市,用文化刻印時代,就是我們這些寫字的人唯一會做,也最該做的事了。

 

 

﹊﹊﹊﹊﹊﹊﹊﹊﹊﹊﹊﹊﹊﹊﹊﹊﹊﹊﹊﹊﹊﹊﹊﹊﹊﹊﹊﹊﹊

〈在主場看戲〉

●中央社董事長  劉克襄

過去有一段漫長的時日裡,凡國人拍攝的電視劇,我變得有些漠然。原因或許繁雜,但總歸一句,平常觀看時,自己明顯較難入戲,久而久之,便抬不起勁了。

像我這樣的觀眾,相信過去應該不少。最後日常看片的樂趣,逐漸轉移到日、韓劇,甚而是國外的各種影集。直到最近幾部新片出爐,媒體新聞增加了討論熱度,朋友間的閒談經常環繞著這些議題,不少人才逐漸將目光轉移回來。毋庸說,台劇因時地利,似乎有了一個新的契機,值得我們比以前,更為關注和期待。

我重新追劇後,最認真觀看的應該是《斯卡羅》。每週六晚上9時,便盯著公視頻道不放。甚而在第一集結束時,興奮地在臉書發表感懷。

此戲何以吸引我回到電視機前,主因在這段歷史的引爆點,剛巧是自己過去譯注外國人探訪描述的地方,同時也是自己踏查排灣族社群生活的重要位置。導演如何取材小說,又怎樣詮釋人物,還有布置安排各個族群居住的環境和生活器物,我都充滿高度興趣。

戲結束了,自己繼續是歷史劇迷。繼續追看相關紀錄片,還親自走訪現場,從車城、大尖山,甚而從海上比對熱帶海岸環境。一路修補過去對一些地點認知的不足。突然間,南方之南的這塊環境,比以前更為熟稔、親近了。

觀看《茶金》也如出一轍。北埔老街上那棟洋房別墅,半甲子前便熟悉。片子放映前,因緣際會還拜訪過三回。後來聽過幾番導覽後,房間的建築格局和物件,每個角落的格局,還有發生的故事,我也能說個一二。

姜阿新家族過往生活的點滴,緊密地連結著早年此一內山的開墾。我自是好奇,導演和編劇如何合作,重新展現重要人物的內心掙扎,又如何以物件烘托那個時代的生活氛圍。

幾位友人故居家園皆在此,過去的茶業採收和林木砍伐,透過山路古道的踏訪,我不曾缺席。戲劇一出,我更想細看故事的轉折起伏,了解整部戲如何詮釋彼一時拓墾的興衰。

這一階段的台劇如是多樣,一部部從不同歷史位階,或當今社會議題出爐,演繹故事情節都能更成熟到位,且受到熱評關注。整體觀之,那是各種戲劇人才養成到了某一個階段,因為時空環境提供了機會,每一部大戲都有精采的內容,隨著饒富興味的話題一併爆發。我們討論的不只是戲劇本身,往往也透過戲劇,回顧一個時代,自己曾做過什麼,現今又如何檢視。

台劇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表徵,有可能正在隱隱成形。那不只是一個戲劇製作團隊,從導演、編劇、演員,乃至劇場工作人員的到位,還包括政府對影視產業的全力支持,片商願意加碼投資,甚至國人對國片的期許,可能都是重要推手。很難想像,若缺了其中一個環節,是否還會有這番豐碩的成績出爐。

本書內容則是以本社《文化+》雙週報,長期系列戲劇採訪為基底,切入的角度相當多元。不只對整個外在拍片環境有整體探討,同時大比例著重在幕後工作者,爬梳其信念和理想,讓我們更全面了解台劇的近況。

如今一連串台劇帶出的話題,和觀看興趣的蔚成熱潮,我也有強烈回到主場的感覺。這種情緒的養成,並非一時的,不是只喜歡一部片子,而是把每部戲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跟它共同呼吸。

這些戲反映了你在這個時代的視野和生活價值,甚而代表著整個家園文化。許多人都期待台劇能夠發揚光大,走到國際舞台。但我更期待,擁有這種戲劇情境的集體意識,以及拍出此等好戲的驕傲。

如果連國人都無法喜歡,委實難以想像,如何推銷到國外。質言之,勢必要有這樣一個成熟的基礎。穩固了,才有對外的話語權。因為滿懷這種主場光榮,我們的下一步才能走得更加寬敞。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