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課
【內容連載】第一課 導讀

第一課

導讀

曹雪芹與《紅樓夢》造就紅學,張愛玲與其作品造就張學,《紅樓》未寫完,各種評註已展開,而張一九四四年出版《傳奇》就有傅雷嚴肅評論〈論張愛玲小說〉,之後研究與評論者不斷,高度評價她的胡適、夏志清,在五、六○年代奠定其地位,成名於中國,轉戰國際在香港,出版在台灣,死於美國。二十一世紀對岸掀起新一波張奶奶熱,在百年誕辰時正逢大疫,許多人在亂局中又讀起張愛玲,她可說是「亂世之音」,生於亂世,成名於亂世,似乎最能抓到亂世之心,也鎮定撫慰許多痛苦的心靈,世界越亂,她越通透,這是她的作品魅力不減的原因。

我對年輕愛好文學者,提出幾個閱讀她的理由,第一是她的文字新穎,不退流行;第二,承先啟後,古今交融,是《紅樓》與當代之間重要的作家;三、正如她所說,好的小說跟詩一樣好,主要是氣質好,她的作品也符合這個特點。

但我最鍾情的還是她幾無間斷的寫作,一個文學奮戰者,戰到最後一刻,她非多產作家,卻留下大量作品,小說、散文、劇本、翻譯、古典小說研究等四十餘部,對於想入門的人,有點難下手,一般都是從她的早期短篇開始,我覺得她的散文更好入手,且她的人跟她的作品一樣精采,能夠配合著傳記一起讀更全面。

回顧我的張愛玲史,小學時家裡訂《皇冠》(那時《皇冠》真好看),讀了她的《怨女》、《半生緣》……那時覺得古老、陰暗,人物不討喜,嘴巴壞的銀銻、好脾氣的世鈞、曼楨,境遇一個比一個慘。感覺跟看章回小說一樣,作者類似隔代人,更多地喜歡林海音《城南舊事》、於梨華、聶華苓的小說,司馬中原的《紅絲鳳》百讀不厭。

進中文系認真讀張愛玲,在十九歲的日記寫著讀後筆記,「那時也沒入迷」,二十幾歲開始寫散文,才認真讀她的散文,覺得比小說更好,這時也沒入迷,她一直不是我的前三。直到在田野中遇見張愛玲,開始寫她的傳記,把作品細讀再細讀,寫傳時常覺「心知其意」,她有她追隨的文學典範,而我有什麼呢?什麼都沒有,沒有精神導師或文學典範,何其空虛,只有幾年一換的口味,而這樣的人能寫出什麼呢?但我喜歡卡繆、莒哈絲、佩索亞,這幾個人都有一個特點,特立獨行、開闊的世界觀與人性觀,是不退流行的行星,張也擁有這些特點。

這是經過長久比較的結果,不跟隨流行,也沒想沾她的光。在我只是做文學志工的心態,一種奇妙的緣分,好像在散步中遇見曹雪芹,能裝作不認識嗎?一旦認定,就能不計一切地做志工。

就連難讀的《紅樓夢》、《海上花列傳》,為了寫論文與開課,反反覆覆讀幾十遍,每次讀都有新發現,劇本一部部讀,如果存在一種張愛玲的讀書法,我覺得張自己的閱讀法是童年讀古典小說,青少年時為了讓英文進步,中英文雙譯雙寫,讓語言更精準,也讀了一些西方作品與當代流行作品,這延續到香港美國時期,中晚年又回到看古典小說,只要心情不好,詳詳《紅樓夢》就好了。如同我心情低落時,讀張與宋CP的書信集或佩索亞度過,畢竟這世界上,忘憂草難尋,忘憂書是有的,只是少之又少,每個人至少得找一本。

童年讀經典看來很難,我覺得有些人可行,識字早或識字欲強的,彼時學校教得慢,跟不上早慧者,中國的詩詞、古典小說,西方的莎士比亞、雨果、狄更斯都可入手,一面讀一面猜,識字更快,我小時讀《紅樓》、《金瓶梅》潔本、《東周列國傳》、《老殘遊記》、《唐祝文周》……障礙真的不大,就算囫圇吞棗,也是人生一快!一般人認為《西遊》、《三國》適合孩童,我覺得大學讀更好,因其中的史觀與哲理更大人氣些。到青少年自然讀現當代作品,因是寫作的黃金時期,語言的新創很重要,英文作品能讀原文最好,畢竟我們面對的是多語時代,而翻譯的語言是非正軌,也是次生的,長期倚賴它們,會讓自己的文字變奇怪,而且很難更正。那張愛玲怎麼說?基本她不太讀譯本,大都原文,口味也很獨特,一本《織工馬南傳》就讓她倒盡胃口,毛姆雖讀一些,不能說喜歡,她為了生活翻譯別人的作品,創作常中英文雙寫,花大把時間譯《海上花》,考據《紅樓》,因為她喜歡這兩本,並學習它們的創作筆法,因此晚年只讀自己喜歡的那幾本,反覆讀。

閱讀張愛玲先從《流言》及傳記入手,如選讀的話:〈私語〉、〈童言無忌〉、〈自己的文章〉、〈公寓生活記趣〉、〈燼餘錄〉、〈我的天才夢〉,散文中的她,機智、幽默,常有金句,她也可說是少有的金句王,還有她的溫暖、淡定、睿智,我覺得是周作人加周樹人,冰心加丁玲兼美,國小以上皆可讀。再接下來才讀《傳奇》,如選讀的話:〈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封鎖〉,這本短篇小說集,大抵是婚戀故事,因此高中以上讀較有感覺。重要的是這本小說集包含短、中、長篇題材,如〈封鎖〉是短篇的範本,故事壓縮在封鎖期間的公車上的一對男女,強調單一效果,效果也特別集中;〈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則傾向中篇,它雖是一男一女或兩女的故事,然時空多元,情節較複雜,且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如她的其他中篇〈小艾〉、〈同學少年都不賤〉都是;〈金鎖記〉更複雜,多人多事,時間連綿七巧一生,這是長篇的題材,因此她多年後改寫為長篇《怨女》,可見她在年輕時就能寫諸多類型。中晚年以長篇為主,也會兼寫中、短篇。長篇中以《半生緣》最受歡迎,我覺得《秧歌》更好,不談政治因素,兩者都可讀,晚期則是《小團圓》,這本簡化、淡化的寫法受《紅樓夢》、《海上花列傳》影響,藏閃、夾縫文章特多,故要晚點讀,多次讀。

劇本、古典小說在此省略,前者要搭配電影看,時代隔閡較大,畢竟電影進步太快了。其他的翻譯與古典小說研究,較適合研究者閱讀。

張愛玲擅長寫他人,也擅長寫自己,她認為小說有時更能暴露作者,晚期的「自傳三部曲」,從〈私語〉、〈燼餘錄〉擴寫而來,歷經五十年,不放棄書寫自己與家族的故事,有人說她只是改寫、重複而已,我覺得一九七○年代完成的《小團圓》跟同時期作品相比,是部走在時代前面的作品,她認為自己的地位是介於「《紅樓》與現代之間」,自己的家族、才氣不輸曹雪芹,她的家族的衰落也象徵一個時代的黑暗,因此寫這部作品成為她後半生努力的目標。

那張愛玲比肩或超越了嗎?她過世才二十五年,我們大都忘了她是我們的同代人或上一代人。現代作家少有人像她討論度這麼大,流傳這麼久遠,她是超越國族、古典現代的,可說是華文世界的。

把她定位在「《紅樓》與現代之間」更恰當,有人說她在台灣不過停留幾天,跟台灣無太大關係,如果文學這麼狹隘,那我們連唐詩、宋詞、古文都不要念了,我雖不主張念範文、選文,要讀就讀整本,但如果要寫一手漂亮的現代中文或台文,近期作家還需觀察,許多人受張影響,那不如直接讀張,讀張上接《紅樓》,下接林奕含,她的文字寫法還是不退流行。

當然要尋找一些典範學習也有其他途徑,如木心、郭松棻、李渝公認為文字好意境也好,但他們延續五四的傳統,上追魯迅、沈從文:白先勇、蕭麗紅都跟張一樣受《紅樓》影響,似乎後勁不大,較難追蹤:鄉土作家王禎和、施叔青都注重文字經營,前兩者多少受張影響;余光中、楊牧也有好文字,前者詩化較重,後者早年受古典詩詞影響,晚年將中西文字融合得巧妙,當然也是條途徑,但他們主要在詩文這塊。中生代,林燿德、袁哲生、邱妙津都有大家氣度,可惜如詩仙、詩鬼般獨樹一幟,很難複製,他們就是他們自己。

我們應該朝「詩聖」、「詩史」的路子,這類作家用詩鍛鍊自己至死方休,他們也用詩寫歷史、小說,張愛玲則是用小說、散文寫詩,其疏離、陌生化、意象繽紛,可一魚三吃。一流的作家或有幾個特色,一是承先啟後,可大可久:二是風格多元,一個人完成好幾代的作品;第三、水準整齊,少有敗筆,或兩極化的傾向。莎士比亞、李白、杜甫都是這樣,張的爭議是病態不夠健康寫實,但我也不敢說莎士比亞、李白、杜甫健康寫實,而希臘悲劇、《紅樓夢》不病態。

這是許多人都有一個張愛玲的時代,我不覺得自己夠懂、夠特別,但行將退休之年,之前將精力多多地放在學生身上,現在可以放在體制外的教學上,將畢生所學文字化、普及化,作為入門的「文學地圖」三書,《張愛玲課》為首,接著是《紅樓夢課》、《後人類寫作課》。希望我們沒遺漏什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發。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