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歷史謎團
前言

大約在我六、七歲的時候,忽然在家中發現一本《史記》,當時心想:這是什麼東西?好奇的翻開一看,什麼?字的旁邊怎麼沒有注音符號?更荒唐的是,連標點符號都沒有!

好吧,沒有這些符號就算了,很費力的看了十幾個字,問題來了,「幼而徇齊」,什麼意思?

我捧著書去找父親,他指著排列在那句話之下的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字,跟我解釋了半天,我連一個字都聽不進去。

我的天,讀一本史書這麼麻煩,以後鐵定不讀歷史。

後來激發我興趣的是京劇。那時電視剛剛問世,只有「台視」一家,沒什麼好看的節目,因為許多當權的老先生愛看京劇,於是每個星期天晚上的黃金時段,必播一齣京劇,闔家觀賞,呵欠連天,只有我跟祖父看得津津有味,我只是因為那些演員翻跟頭翻得太漂亮了。

身為歷史學者的祖父雖然愛看戲,卻經常批評這齣戲哪裡不對、不符史實,逐漸挑起我對歷史的好奇心。

京劇裡的三國戲最多,我很小就知道《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的不同在哪裡。

二○○七年底,我幫吳宇森導演寫完電影《赤壁》劇本,正準備搭機返回臺北,卻被製片人找去,約在一家挺昂貴的火鍋店見面。

原來是另一位製片人想要跟我們談談下一個案子。

這位製片人排場很大,自稱曾經當過江澤民先生的文膽。

席間,他問起拍攝《赤壁》的種種情形,我告訴他,吳導演不太想用《三國演義》的片段,而希望以《三國志》的記載還原這歷史時刻。

他很不以為然的說:「《三國志》?《三國志》只是另外一個版本嘛。」

天哪,《三國志》「只是另外一個版本」?

我這才發現,我不到八歲就明白的事情,有些人花了大半輩子都還沒搞懂。

我不是歷史學者,只是業餘的歷史愛好者。

這也有好處。歷史學者講究實證,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不重視體驗與想像,業餘者則不用這樣。

古人寫書,惜字如金,時代越早的書寫得越簡練,可能是因為寫字要用刀刻在竹簡上,太過費力。

如此言簡意賅的正史,自不免留下許多罅隙,業餘者正好在此發揮想像。

但這想像可不能是天馬行空、沒有證據的胡思亂想,而得根據事實加以衍伸,目的是要找出真相、還原真相。

英國哲學家柯林.伍德有這樣的觀點:「歷史就是按照大量材料,想像古人的心靈活動。」

解讀歷史事件,首先要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先弄清楚那整個時代的環境、制度、生活方式、觀念習俗等等,這就必須閱讀大量的史料,而後將史料與想像結合在一起,考證排比、去偽存真。

植基於史料的想像,介於正史與小說之間,這也是我不想把以下的故事寫成小說或劇本的原因。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