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之海── 一六六一臺灣之戰(完售)
後記

二○一五年四月,我辭掉編輯工作,全心投入《逐鹿之海》的書寫。手上沒甚麼存款,也不考慮退路,開筆後以一百二十八天完成二十八萬字的初稿,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往後大概也很難再有這樣狂飆式的寫作經驗。

臺灣歷史上最令我著迷的是十七世紀時期,由於第一次全球化的國際競逐,這座島嶼成為東西方與南島文明交會之處,從信史之初就站在世界舞臺上。在《滄海月明──找尋臺灣歷史幽光》寫作期間,我走訪荷蘭、長崎、平戶、泉州、金廈、澎湖和臺南等地,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考察。站在那些天各一方的碼頭上所看見的風景,疊合成一幅無比壯闊的圖像。

於此同時,我也看到大時代中許多細微的身影:在阿姆斯特丹的蒙特班斯塔下,集合向東印度出發的水手們像嬰兒一樣哭起來。泉州的老廟裡,準備橫渡黑水溝的人們求取一包香灰帶在身上,虔敬祈禱神明保佑。西拉雅人在充滿生命力的祭典上痛哭,訴說祖先艱辛。而受到復國大義號召的士兵,每日與飢餓和疾病搏鬥,打著一場又一場不明所以的戰爭。他們在這座島上激盪出的火花如此璀璨,讓我想為這個時代寫一部小說,尤其是為這些被遺忘在歷史洪流中的人們書寫。

因此我嘗試用全景式的寫法,透過四大陣營十餘個主要人物,讓不同的道德使命、宗教信仰、世俗利益與個人情感彼此碰撞,交織出鄭荷政權交替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立體形貌,也表現人們在這座島上奮力求生時的掙扎、勇氣與昇華。

這本書是我對十七世紀臺灣追尋的小小總結,也是邁向下一個寫作階段的起點,對我來說擁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感謝新臺灣和平基金會舉辦的臺灣歷史小說獎對本書之肯定;感謝印刻出版社總編輯初安民老師和副總編輯江一鯉小姐,一路以來對我的諸多鼓勵與支持,還有健瑜在編輯上的用心;也感謝讀者朋友們的閱讀和回饋,讓我有持續書寫下去的動力。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