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礁
【序】那生動的祖先容顏 /排灣族 巴吉洛克•瑪發琉

依據我家族代代口傳,知悉祖先源自大武山的「卡妃亞崁」,於一千五百餘年前逐次南遷或東遷,後來轉至恆春半島的山區或平埔地區。約在一八六八年前後遷居「里尼佛安」,暫以木竹茅草建屋形成kuskus(高士)部落。當時的部落頭目是俅入乙,他育有十個子女,其中天資聰穎具、領導性格的卡嚕魯,是其中的一位,這也是卑南族小說家巴代在其長篇小說《暗礁》裡,主要的兩個角色。

一八七一年陰曆十一月七日,宮古島人進貢琉球中山王,回程途中遭遇罕見冬颱吹襲,迫使進貢船「山原號」偏離航道在八瑤灣觸礁毀損,導致宮古島人西行進入高士佛領地。高士佛人心生憐憫給予飲水、地瓜粥充飢,並安排住宿,不料當晚一位族人強行拿取衣物,以及清晨狩獵團欲出門準備為宮古島人狩獵的事,令宮古島人心生畏懼,趁隙分批逃離,引起高士佛人的誤解與憤怒。最終在雙溪口攔截,因語言與語氣引發更多的誤解終成殺戮,史稱「八瑤灣琉球人事件」。

這一段往事,隨後成了日軍對台「蕃地」動武的藉口,史稱「牡丹社事件」,造成牡丹社、高士佛社毀村離散的悲慘命運。然而對這段史料的研究報告,迄今以來,多著墨於日軍用兵、瘟疫而後撤兵,以及隨後日清之間的外交折衝與列強居中協調的過程,高士佛的排灣人與琉球的宮古島人,僅僅成了整個事件的一個誘因與點綴。我總是疑惑與想像著,高士佛與宮古島人那場歷史性會面的當下,兩造之間究竟是怎樣的猜疑、惶恐、不安?或者又如何的彼此好奇、挪步接近、眼神接觸、嘗試溝通?一群習慣海上風浪的人,又是怎樣驚奇於高士佛部落「里尼佛安」,那夜鷹啼聲與部落青年傳唱情歌交織之夜?而最終那些引起血腥殺戮的最後言語與場景,又是怎樣的驚心動魄令人不忍多語?老實說,我實在無法從其他文獻或書寫記錄中得到更多的畫面,我更缺乏那樣的想像與連結的能力。

幸運的是,小說《暗礁》的初稿來了,引領我走過一百四十餘年前,那個後來被棄毀的「里尼佛安」(排灣語,離棄之地)的屋舍與街道;帶著我進入那字裡行間,相遇祖先的容顏與情緒、溫度,使得當年的事件有了立體感與具體性。奇妙的是,小說家來,帶著他那爽朗、自信又有些靦腆的笑容來了,彷若祖先託囑著訊息,與我討論其中的細節。三個小時過後,我允諾為他寫一篇文章。

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再如何精采,也無法一搥定音決定當年真實的情況為何,肯定的是,小說卻能生動的呈現祖先容顏,使我們更近距離,更多細節的觀看那些史料所見不到的人性與氣味。我認為,這部小說讓我們面對這個歷史事件,有了全新的視野與感受。



•本文作者,漢名華阿財,1938年生,曾擔任國小教師、縣議員、牡丹鄉長、行政院教育部原住民教育政策委員,現為牡丹鄉重要的文史工作者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