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得幾個字(完售)
●乖 ●幸福

我手邊還留著些中學時代的課本,有時翻看幾眼,會重新回到三十多年前的課堂上──而我經常回去造訪的,是高二時魏開瑜先生的國文課。除了教國文,魏先生好像還是位開業的中醫師。這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偶爾上課的時候會說兩句笑話,乍聽誰都笑不出來,因為沒有人相信他居然會說笑話。

有回說到「乖」這個字。他說:「這是個很不乖的字。」最早在《易經》裡,有「家道窮,必乖。」的說法,從這兒開出來的解釋,「乖」字都有「悖離」、「違背」、「差異」、「反常」、「不順利」、「不如意」的意思。

魏先生在堂上說到此處,大約是想起要引用甚麼有韻味的文字,便開始搖頭晃腦地醞釀起情緒來。過了片刻,吟唸了一段話:「故水至清則無魚,政至察則眾乖,此自然之勢也。 」吟罷之後,又用他那濃重的福州腔國語說了一大套,大意是説:這一段話原本是從《禮記》裡變化出來的,可是《禮記》的原文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前一句完全一樣,後一句怎麼差這麼多?

「『人至察則無徒』跟『政至察則眾乖』是一樣的嗎?」魏先生從老花鏡上方瞪圓了眼睛問:「你考察女朋友考察得很精細,是會讓她跑掉呢?還是會讓她變乖呢?」

我記得全班安靜了好半晌,才猛可爆起一震驚雷也似的呼聲:「變──乖!」

「那麼你女朋友考察你考察得很精細,是會讓你跑掉呢?還是會讓你變乖呢?」

我們毫不遲疑地吼了第二聲:「跑──掉!」

「你們太不瞭解這個『乖』字啦!」魏先生笑了起來。接著才告訴我們:主導政治的人查察人民太苛細,是會讓人民流離出奔的;「乖」就是「背棄而遠離」之意;「無徒」是人民背棄遠離,「眾乖」也一樣。至於男女朋友之間,不管誰查察誰,恐怕也都會招致同樣的結果。

在我的國文課本的空白處於是留下了這樣一句怪話:「誰察你你就乖」。

有人解釋唐代李廓的〈上令狐舍人〉詩:「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遲。」說「乖」字是聰明機靈甚至馴服的意思,我不認為乖字有這麼早就變乖。就各種文獻資料比對,起碼到了王實甫的《西廂記》裡,「乖性兒」指的還是壞脾氣呢。此外,在元人的戲曲之中,表示機靈的「乖覺」這樣的字眼才剛剛誕生。馮夢龍形容愛人為「乖親」,也是明朝的事了。

這個字之所以到了近代會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認為是從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對孩子的「悖離」、「違背」之無奈嘆息而來。當父母抱著好容易鬧睡的孩子歎說;「真是乖(壞的意思)啊!」的時候,其實是充滿了疲累、怨懟、和無奈的。然而,孩子畢竟還是睡著了。不是嗎?抱怨的意義也就變得令人迷惑了。

張容對他媽媽最新的承諾是這樣的:「到母親節那一天,我會表現得乖一點。」
他妹妹及時察覺這話很不尋常、且牽涉到她的權益,馬上嚴肅地問他哥:「我也需要這樣嗎?」

------------------------*-----------------------------

幸福
幸福二字連用,恐怕是宋代以後的事,而且連用起來的意義,也遠非近世對於愉悅、舒適、如意的生活或境遇的描述。最早使用「幸福」,應該是把「幸」字當「祈望」、「盼想」的動詞,所以《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說到唐憲宗迎佛骨於鳳翔,奉納於宮中,韓愈寫〈諫迎佛骨表〉,皇帝氣得差一點貶死韓愈,可是儘管祈福如此虔誠的皇帝也未能安享天年。史家說:「幸福而禍﹐無亦左乎﹗」意思就是:求福而得禍,實在是大大地悖拗人意呀!

倘若「幸福」二字的連用,能還原成將「幸」字當作動詞,應該會給那些終日自覺不幸福、或是不夠幸福的人一種比較踏實的感覺。道理很簡單:「幸福」不是一個已完成的狀態,是一個渴望的過程──而且往往不會實現。

這一個例子來自七歲的張容。首先要說的是: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甚麼幸福可言。他的妹妹總是搶他的玩具、擾他的遊戲,他的媽媽總是訂定很多規矩,他的爸爸則往往因為神智受到外星人遙控而忽然發脾氣。他於是肯定地說:「我不知道幸福是甚麼。」

我趁外星人一時疏忽而自行脫困以後,問他:「要怎樣你才會覺得幸福呢?」

這一問讓他猶豫了很久。
「有一個阿拉丁神燈就很不錯了。」他說:「擦擦燈,叫那個燈神幫我去上課,我就一直一直待在家裡一直一直玩,等他回來,再把學到的東西教給我。這樣就很幸福了。」

「不上學很幸福嗎?」我說。
他想了想,搖搖頭,又說:「那神燈換成孫悟空好了。」
我點點頭:「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對小孩子來說很夠用了。」
「我祇要觔斗雲就好。」張容說。
「祇要觔斗雲就幸福了嗎?為甚麼?」
「觔斗雲跳上去一下子就到學校了,路上不會塞車。」
「上學不會塞車就幸福了嗎?」
「早上睡覺可以一直睡,睡飽了慢慢吃早飯,吃到上第一節課前再出門都來得及,都不會遲到。如果早一點到學校,還可以先抄聯絡簿,就可以開始寫功課了。」
「你們是一大早寫功課嗎?」
「一大早抄了聯絡簿就知道功課啦。」
「那我覺得還是讓阿拉丁神燈幫你上學比較幸福。」

張容又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有觔斗雲比較幸福。因為他喜歡有同學在一起的感覺。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段毫無深刻意義的對話,也因之必須嚴肅地提醒辦學校、搞教育的人通通弄清楚這一點:你們的教材、作業和教學通通不能提供孩子們幸福的祈望和盼想,能夠讓他們感覺幸福的誘因,可能祇有三個字:「小朋友」。這是唯一不經由校方提供的資源,也是真正幸福的載體。你們身為師長的要隨時謹記這一點!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