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11•三月號: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陳懷恩導演手記:「余光中下課後的十分鐘」 /台北.陳懷恩.文
開始,耿瑜帶著文學家系列紀錄片的企畫來找我,那是○九年三月的事。

大師們的名字都熟悉,但沒有一位稱得上「認識」,「余光中」倒是其中較有印象的,與其說熟悉他的詩,不如說喜歡他的詩在楊弦的歌裡。

這個「輕率」的判斷,接案之後,才發現大事不妙,余老師創作之豐(五十幾本書,一千多首詩,不計其數的散文,譯著),哪是短短的一兩個月可以消化完成的,多元的詩風,更是令人難以捉摸。
 

導演陳懷恩拍攝文學家余光中的紀錄片《逍遙遊》劇照。(圖片提供/目宿媒體)

所以找了編劇浩軒來幫忙讀書,進而整理資料,(浩軒,台大經濟系畢業,退伍之後一心想創作電影,有耐心又勤快,毫無怨言地接下這個苦差事。)我們期望在正式拍攝前,能做一個假設性的劇本(儘管紀錄片可以無須一個準確的劇本),藉此能與製作單位與傳主余老師溝通,就內容上,也可以有所檢視。

原本打算從五十歲的余老師回溯過去,再呈現往後的三十年,這個形式的「過去」與「未來」共同構築余老師一生的創作。而選擇五十歲的意義在於同步我此刻的生命感受,以及以為那是余老師自省的關鍵時刻(引起軒然大波的「狼來了」,不就是發生在1977)。

然而,這個結構進展的一點都不順利,看似「強而有力」的開場,由於資料的貧弱,加上單向的觀點,如此的敘述,顯得有些矯情做作。也因此我們必須回歸正視「當下」,閱讀現在的他。
 

但是記錄余老師現今的想法與生活面貌,讓我們感到壓力非常大,我們幾乎找不到和他對話的方式,基本上他是嚴肅的,所謂「閒談」都必須在一定的學識範圍內。如果你熟悉他的作品,體認他背後的博學,他花那麼多時間,寫如此豐富的作品,因此不輕易「閒聊打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你去拜訪他,第一時間開門接待你的人,是師母,一定不是他,他能有效地避開那個需要寒暄,需要客套的時刻。就紀錄片拍攝的原則與技巧而言,我這個導演,與被攝者的關係,可說是完全不合格。好難的差事啊!即使影片已完成,我仍舊惶恐忐忑,深怕力有未逮。

至於「側拍」,我們跟著他四處演講,在現場雖然能感覺到他的魅力十足,但記錄下來的多是「官方說法」, 整理之後,發現僅有寥寥的數分鐘內容,比「轉播」還不如。

那是一段難熬的日子,原本讀詩是件享受的事,但面對余老龐大的詩作,總覺得理不出頭緒來,也或許因為資料太多,也太多元,再加上自己不曾好好念過書,文學底子太差,所以從中完全找不到記錄的切入點,即使曾經也考慮用編年的方式,述說一個人的生命歷程,這種形式看似嚴謹,卻最沒有創意,而且余老師「龐大」的人生,豈是短短的六十分鐘(這是企畫單位,對影片長度,最基本的要求)能夠表達的。

所以我們不斷地提醒自己,回歸影片創作的本質,要用影像來說故事。

我始終相信電影畢竟是看的,運用影像讓觀眾瞭解,進而有所感受,而感動,是最重要的事。如果無法達到這樣的結果,就算影片的內容再豐富詳實,可能也僅止於讓觀眾理性地理解余老師的點點滴滴,而無法有效地傳遞作者(余老師與我)的情感,那樣的成績,也絕對不如一篇文章或新聞式的報導,那麼有效率且精準。

而且,紀錄片運用旁白來說明一切,是方便且不為過的,但我們在余老師面前,最不敢用的是文字,無論找誰來寫旁白,我們都不放心,就像是拍一部攝影家的紀錄片,我猜拍片的攝影師,壓力絕對是所有工作人員中最大的。所以我和浩軒就定下一個原則,也是限制,凡是影片中要用到的文字,就拿余老師的文字來表達,儘管尚未找到理想的敘事形式,我們也堅持要這麼做。慶幸的是,後來發現「寫自己」,在余老的作品中,並不難找到,余老師一輩子都非常認真、用力的記錄自己。

至於如何用影像來顯影他的種種,這是我較有自信的,畢竟我習慣思考影像形成影片的邏輯,假設能夠掌握「詩與人生」的「動態」關係,把影像用「資料」的概念去架構,讓「它們」能夠達成相對於「詩人」(「文學家」)的構成元素,或許這也是一種影像敘事的創意:「海邊的棧板──書,枯樹林──筆,濕地的水──紙」。只是依舊擔心我的影像能力不夠精鍊,無法與余老師的文字相匹配。

每星期三上午,余老師在中山大學仍有一堂課。在正式拍攝前,我和浩軒決定要先去上這堂課,儘管是英美浪漫文學,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有底子的人而言,他豐富的學養,耐心細心的旁徵博引,聽起來依舊有趣。
在一次上課之後,我用攝影機尾隨了余老師下課後的十分鐘,我盡量保持六尺的距離跟拍,靜靜地閱讀他的背影,圖像襯著空間中的腳步聲,竟然讓我有著一種莫名的感動。

離開教室,他拎著一個裡頭裝著學生作業及厚厚的原文書的提袋,另一手拖著一只水杯,從三樓緩緩地踏上五樓,步入教授研究室,稍事整理一下這個面海的書屋,用鑰匙將它清脆地闔上,接著將身影消失在長廊的盡頭。

這條二十五年來他一直走的路,或許對他來說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重要的發現:這個簡單的動態,讓影像有了旋律,有了節奏,閃現了某種生命的能量,讓一種閱讀可以開始,就像一首曲子,總會有一個開啟的音符。

從此,故事可以開始說,用最合適的...(未完,更多內容請見《印刻文學生活誌》91期三月號)

 
 
作者簡介:陳懷恩
台灣新電影的第一波。二十多年來,與楊德昌、侯孝賢等多位台灣知名導演合作,擁有多方面的電影才華,作品超過百部。二○○七年《練習曲》自編自導與攝影,不但票房亮眼,更引發全台單車環島熱潮。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