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10•七月號:溫州街的尋鶴人──李渝
布拉格憂鬱:昆德拉與二十世紀捷克文學 /台北.裴海燕.文

今天在中文世界談起捷克文學,昆德拉無疑是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昆德拉之外,讀者較為熟悉的尚有卡夫卡、赫拉巴爾、哈維爾;哈謝克的《好兵帥克》也時常被提起。這並不奇怪,因為這些作家具有較高的國際知名度,且他們的作品多少已被譯為中文。但是,除了他們之外,捷克其實還有許多精采的作家和作品。

一、
談到二十世紀捷克文學,尤其是一九一八年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建立後的民族文學之前,必須先提到所謂的「德語捷克文學」作家:他們是長期居住於捷克境內的德國人和猶太人,多半也都出生在捷克,且將波希米亞或摩拉維亞(Moravia)視為自己的家鄉。這群作家裡面,布拉格的猶太文學首推最具影響力、討論人的孤獨異化且頗具存在主義韻味的卡夫卡、以宗教議題為創作母題的魏菲爾(Franz Werfel,代表作如《聖女之歌》)以及違背卡夫卡遺言出版卡夫卡大部分文學作品的布勞德(Max Brod),當然還有著名詩人里爾克(R. M. Rilke)。

 
捷克文文學的空前發展必須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直到一九三九年納粹占領捷克,此一時期常被稱為捷克文學的黃金時期。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以後,捷克斯洛伐克的作家們終於能夠擺脫那些充滿了感時憂國的主題和精神,而充分發揮文學本身的美學要素,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家包括恰佩克(Karel Čapek)、哈謝克(Jaroslav Hašek)、萬丘拉(Vladislav Vančura),詩人當推納斯瓦爾(Vítězslav Nezval)、塞佛特(198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霍拉(Josef Hora)、哈拉斯(František Halas)、霍蘭(Vladimír Holan)等。

恰佩克(1890-1938)為一九三六年諾貝爾文學提名者之一。他是一個才華多元的作家,除了科幻文學之外,也寫偵探小說、長篇小說、戲劇、散文,甚至於還寫了一本有關園藝的專書《恰佩克的祕密花園》。除此之外,恰佩克與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屆總統、著名思想家和哲學家馬薩瑞克(Tomáš G. Masaryk)是好友,兩人經常聚會並討論世界問題,恰佩克後來將他們的對話記錄出版,是為《與馬薩瑞克的對話》(Talks with Tomáš Masaryk)。
 
圖說:布拉格舊城,70末或80初攝。圖中標語:與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一起,邁向社會主義的新勝利。(攝影/Karel Steiner)

恰佩克的作品充滿了一種特殊的幽默感,尤其擅長於描寫現實生活及普通的小人物;然而,使他聞名於世的卻是科幻文學(包括小說和戲劇),他可視為歐洲科幻文學的創立者之一。不過,恰佩克的科幻作品不重科技和太空旅行等情節,反而對人類未來在地球發展的可能性進行探討,涉及到的議題包括量化生產、原子武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他發明了「機器人」(Robot)這個字;Robot在恰佩克一九二一年的劇作《羅素姆的萬能機器人》(R.U.R.,即Rossum's Universal Robots)出現,後來這個字透過英文傳遍世界各國。

恰佩克與英國作家赫胥黎、歐威爾的世界頗為相似,重要作品包括《馬克普羅斯事件》(The Makropulos Affair)、《極絕之大》(The Absolute at Large)、《克拉卡蒂特》(Krakatit;又名《原子空想》)、《山椒魚戰爭》(War with the Newts)。慕尼黑協定後,恰佩克拒絕離開捷克,一九三八年死於肺炎。

塞佛特(1901-1986)為詩人、散文家、記者、翻譯家,出生於當時隸屬奧匈帝國的布拉格,一生未曾完成中等教育。高中時他多半在啤酒館消磨時光,給他買杯啤酒,他就作一首詩給你聽。塞佛特本為共產黨員,並參加幾份宣揚共產意識形態刊物的編輯工作,為上世紀二○年代布拉格前衛藝術圈子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一九二九年塞佛特與六個重要作家一起脫離共產黨,此後,直到一九五○年代,塞佛特從事記者工作,並於一九四九年成為職業作家。一九三六、一九五五和一九六八年塞佛特曾獲捷克境內重要的文學獎,並於布拉格之春運動前後擔任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聯盟的主席(1968-1970)。一九七七年他簽署「77憲章」的請願書,參加對抗共黨的團體。
塞佛特的詩集多半在捷克境外出版。一九八四年獲得他諾貝爾文學獎時,捷克斯洛伐克的媒體對之避而不談,他的喪禮也由祕密警察監督。跟其他共產時期被禁的作家或流亡作家一般,塞氏的詩集必須等到一九八九年「絲絨革命」後,方能在捷克大量出版。

 

二、

一九三八年慕尼黑協議簽定後幾個月,德國迅速併吞捷克斯洛伐克。納粹主義對捷克文學的負面影響非常大,許多作家以及藝術家們都遭到殘酷的迫害,甚至於犧牲了生命,例如萬丘拉、約瑟夫•恰佩克(Josef Čapek,著名的立體派畫家、作家恰佩克的哥哥)、弗切克(Julius Fučík)、柏拉切克(Karel Poláček)、歐拉頓(Jiří Orten)等人。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題材出現在很多捷克作家的作品中,例如史高沃歷斯基(Josef Škvorecký)早期的一系列小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對猶太人的滅族(Holocaust)主題則成為盧斯蒂克(Arnošt Lustig)、弗克什(Ladislav Fuks)等人的創作命題。弗克什的《火葬者》(The Incinerator of Corpses;另譯The Cremator),陳述了納粹統治後一位火葬者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竟將自己的猶太妻子和兒女活活燒死的殘酷故事,尤其令人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一九四八年二月共產黨奪權後,捷克斯洛伐克再度陷入達四十年極權控制的時代。值得注意的是,檢查制度不僅影響到了保守主義者、天主教徒和自由民主主義者,同時影響到原本具有改革社會主義者(revolutionary socialist)背景卻無法認同社會寫實主義(1950年代捷克藝術主流)教條的作家如泰格(Karel Teige)、科拉熱(Jiří Kolář)等人。有的作家入獄甚至被判死刑。可是,另一方面,不少超越政治獨斷論的傑出作品則於同期誕生,只是這些作品往往要等很多年才會被批准出版。昆德拉、史高沃歷斯基、赫拉巴爾、克利馬(Ivan Klíma)等都是在五○年代末捷克斯洛伐克政治自由化時期嶄露頭角的。

到了一九六○年代,尤其是一九六○年代後半葉,人民對極權制度的不滿情緒日漸增長,同時檢查制度亦較為寬鬆,一九六○年到一九六八年八月「布拉格之春」被鎮壓間大約八年的時間因此被稱為「捷克文學自由化發展」的時期。在此過程中,文藝刊物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其中最有名首推《文學新聞》(Literary News),另外幾個年輕一代文化人士所經營的雜誌如《面孔》(Face)也頗為重要。許多過去被禁的作家也在這段時期發表作品。

捷克作家和執政當局的最大交鋒發生於一九六七年第四屆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聯盟大會。昆德拉、哈維爾、克利馬和科胡特(Pavel Kohout)不僅出席並且發言,其中以華朱力克(Ludvík Vaculík)宣讀的「兩千字宣言」(Two Thousand Words Manifesto)最具批判和挑戰性,響遍國際。他尖銳批評共黨對人民生活無所不在的控制與鎮壓,並要求制度的開放和個人權力制度的建構。不過,「布拉格之春」最後敗於華沙公約的坦克之下,所有參加該運動的藝術家和其他個人、團體都遭到嚴格的處罰,導致大批捷克斯洛伐克移民潮,選擇留下來的作家們則重新被列入黑名單。

昆德拉、哈維爾和赫拉巴爾已為中文世界所熟知,以下遂簡介三位讀者較為陌生的二十世紀捷克作家:克利馬、史高沃歷斯基和華朱力克──

1.克利馬(1931-)是出生於布拉格的捷克猶太裔小說家與劇作家。二戰期間克利馬同父母兄弟一起被送往集中營,幸好全家都倖免於難。不料,一九四八年布拉格政變後,克利馬的父親再次入獄,此一事件帶給克利馬另一個強烈的打擊,更鞏固日後他反對一切極權制度的決心。他的小說與昆德拉非常相似,只是克氏的作品政治性比較強。昆德拉愈到晚期,尤其《不朽》問世以後,小說的政治性逐漸被哲學思考取代。相形之下,或重或輕,克利馬的創作不曾放棄政治性,其探討的議題包括人類的殘酷本質、以及極權主義陰影下的個人如何竭力確保自我價值觀的種種可能性。早期克利馬著有系列小說集如《我快樂的早晨》(My Merry Mornings)、《我的初戀》(My First Loves)、《我珍貴的行業》(My Golden Trades),後來他開始長篇小說的創作,譬如《愛情與垃圾》(Love and Garbage)、《被審判的法官》(Judge on Trial)、《等待光明,等待黑暗》(Waiting for the Dark, Waiting for the Light)等。

2.史高沃歷斯基(1924-)是小說家(作品甚至涵蓋偵探小說)、政治和文學評論家、翻譯家、編輯、詩人。年輕時先念醫學,一學期後轉習英文和哲學。一九五○年代史高沃歷斯基擔任教師、記者和翻譯,他同一時期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旋即被查禁。「布拉格之春」以後,史氏與妻子Zdena Salivarová移民到加拿大,任教多倫多大學英文系。夫妻倆一九七一年創立的「六八出版社」,將一本本在捷克境內被禁的「地下出版品」於海外出版(大部分用捷克文,也有部分以譯本形式出版)。在兩人慘澹經營下,六八出版社二十多年間(1971-1994)共有兩百二十五種出版品。
史高沃歷斯基的作品多半用捷克語寫作,小說母題包括極權體制及其殘忍、流亡者及其經驗等。他創作的一大特色是其獨有的幽默,輕佻卻不淫穢。相對於昆德拉關於情慾與形而上的糾葛或是赫拉巴爾作品中呈現的半酣智者形象,史高沃歷斯基的小說帶有蠢動的青春氣息。代表作品包括《懦夫》(The Cowards)、《小鎮情事》(The Swell Season)、《人類靈魂工程師》(The Engineer of Human Souls)等。此外,史氏也有不少非虛構(non-fiction)的文學作品,包括音樂(爵士樂)、政治、文學、電影評論等。昆德拉喻之為「懷疑論的嘲諷高手」。

3.華朱力克(1926-)為小說家、評論家和記者,父親是木匠。年輕的時候華朱力克曾在捷克著名的製鞋公司巴塔(Baťa)工作,中學畢業後就讀布拉格政治與社會高等學校。大學畢業後換了幾次工作,繼而擔任記者和編輯,並開始寫作。一九四五至一九六八年間華朱力克是共產黨員,一九六八年後他參與地下文學,並建立自己的地下出版社兼雜誌社:「掛鎖」(Petlice)。

直到今天華朱力克每個星期還為《人民報》(Lidové noviny)寫一個專欄,探討的面向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等。他擅長寫feuilleton(即文藝專欄)式的作品,他的小說代表作則包括《斧頭》(The Axe)、《天竺鼠》(The Guinea Pigs,台譯《實驗室老鼠》)和《捷克夢境書》(The Czech Dreambook)。其中《捷克夢境書》堪稱其最重要的作品,是一本日記體小說,描寫捷克地下文學工作者的生活和經驗,具高度自傳性。

三、

接著一九六○年代的自由化運動,共產黨重新開始鎮壓所有與國家意識形態牴觸的作家和作品。有些作品擺盪在正統與非正統文學之間的灰色地帶,故經歷了嚴格的檢查、修正後,仍舊可以出版,例如赫拉巴爾的一些作品。因此,地下出版品及地下文學(Samizdat)成了捷克文學界一個新的現象/領域。這些用打字機來複製的出版物代替了過去的文學刊物與文學溝通(literary communication)。地下出版社堪為彼時獨立思考與獨立、自由文化的基地與安全島,最有名的地下出版物屬華朱力克的「掛鎖」。地下出版社的黃金時代是一九七○年代末期「77憲章」的團體建立以後;兩者互助合作,地下出版社在「77憲章」的團體活動時常扮演著重要角色。

地下文學之外,一九三○年代末期以降,流亡文學成為捷克文學另一個重要的發展脈絡。二十世紀曾經有三股較大的捷克文藝人士移民潮——

第一波文化移民在慕尼黑協定後離開了捷克斯洛伐克,這些文學移民大多集中在紐約與倫敦,如赫斯多福斯基(Egon Hostovský)的作品多在美國出版等。兩位著名捷克演員、劇作家和喜劇演員沃斯克維茨(Jiři Voskovec)和維利赫(Jan Werich)在英國的BBC工作,並籌備美國廣播電台(America Broadcasts)一系列叫做「捷克之聲」(Czech Voice)的節目。此外,許多捷克斯洛伐克刊物在國外出版。

一九四八年共產黨政變後,一波不願支持社會主義制度的文化人士選擇移民國外,例如丘皮(Jan Čep)和布拉特尼(Ivan Blatný)等。詩歌(以充滿懷想情緒或直接抨擊共產制度的詩歌居多)及報導文學為其主流。此為二十世紀第二波捷克流亡文藝人士。

第三波文藝人士則是在布拉格之春自由化運動被鎮壓後離開捷克斯洛伐克,如昆德拉、史高沃歷斯基、科胡特等。自一九七○年代起,流亡文學,包括由流亡作家的創作以及他們替滯留家鄉的作家們所出版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多且越具重要性。大多當時的捷克文學作品都是只在國外出版或其第一版先行在國外上市(當然,這些禁書必須先偷運到國外)。捷克斯洛伐克境外最重要的捷克出版社首推「六八出版社」。當時另外一個捷克文出版社和捷克移民文學中心在西德的科隆。

一九八九年絲絨革命、共產黨下台後,喪失信用的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聯盟解體了,新的捷克作家協會成立,新的出版社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共產時期的禁書陸續在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問世。老一輩的作家之外,年輕作家們嶄露頭角,最受讀者以及批評家的歡迎當推維耶維格赫(Michal Viewegh,台譯「米哈•伊維」)、吳魯班(Miloš Urban)和胡洛娃(Petra Hůlová)等。同時,很多捷克作家選擇繼續留在國外︰早在一九八一年入籍法國的昆德拉、長居維也納的劇作家╱小說家科胡特、長居加拿大的史高沃歷斯基等。

維耶維格赫(1962-)是當代最受歡迎的捷克作家之一,原本是小學老師,後來是記者,目前則為專業作家。一九九○年代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今天他的小說在捷克作家裡面銷路最佳,且幾乎每一本都被翻拍成電影,如《悲慘生活的極樂時光》(The Blissful Years of Lousy Living)、《在波西米亞養育少女》(Bringing up Girls in Bohemia)、《觀光客》(Holiday Makers)、《寫給女人的小說》(Women's Novel,台譯《6封布拉格地鐵的情書》)等。維氏擅長運用輕鬆的節奏、令人莞爾的諷刺和對話來描述當代捷克人的浪漫愛情和其喜怒哀樂。其作品往往由生活出發,同時把對歷史、社會、文化的反省穿插於敘述之間,使得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變得立體,頗足以供人思索尋味。不過,亦有論者認為其作品(尤其是維氏的新作)不夠深入,過度迎合讀者口味,本本依樣畫葫蘆...(※完整內容請見《印刻雜誌》83期七月號)

 
作者簡介:裴海燕(Jana Benesova)
一九八一年生於捷克卡洛維伐利,捷克帕拉茨基大學(Palacky University)中、英語言╱文學碩士,論文專研王文興《家變》中之現代主義小說技巧。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言學系講師,同時就讀該校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研究方向包括戰後台灣小說、現當代中國文學、女性文學。曾發表關於蘇青的論文〈平實而熱鬧之外〉、關於蘇偉貞的論文〈從對愛情╱知識之追求到另類世界的魅力〉。
關閉窗口